蒸发皿加热后的清洗难题
在实验室常常会用到蒸发皿来蒸发溶液或浓缩试剂,很多小伙伴在使用后就会问:蒸发皿加热后能直接用水清洗吗?这个难题看似简单,但其实涉及到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。接下来,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难题。
蒸发皿加热后的材质强度
蒸发皿一般由耐高温的陶瓷材料制成,学说上可以直接在加热时承受高温。然而,虽然它可以抵挡高温,但加热后的蒸发皿并不适合骤然用水冷却,由于这可能会导致材质的裂纹或者破裂。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?用完后急着清洗,结局反而坏掉了?因此,清洗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。
温度变化对清洗的影响
蒸发皿通常是用来蒸发液体的,然而在加热后,容器内部的温度很高。当我们用冷水冲洗的时候,如果温度骤然降低,就可能导致应力集中,从而使蒸发皿发生破裂。这就像在玻璃杯里倒入冷水一样,虽然看起来没什么,但如果温差过大,玻璃杯也会爆裂。你一定不想看到你心爱的实验器材遭到破坏吧?
清洗蒸发皿的正确方式
那么,蒸发皿加热后应该怎样清洗呢?开门见山说,强烈推荐在蒸发皿冷却到可以用手触碰的温度后再清洗。可以让它天然冷却,或者用温水慢慢降温,而不是直接用冷水冲洗。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温度变化带来的风险。同时,清洗蒸发皿时要用柔软的清洁工具,避免刮伤其表面,保持其使用寿命。
拓展资料
因此,蒸发皿加热后并不能直接用水清洗,必须经过冷却这一经过。希望通过这篇文章,大家在以后的实验中能够更加注意蒸发皿的清洗细节,充分保护我们的实验器材。你还有其他关于实验器材使用的难题吗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!